
10月12日,甘肃省首届“陇原工匠-德国制造”技能交流会议在兰州新区兰石集团举办。

省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包俊宗出席会议并致辞。

兰石集团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白凤刚致辞。
省总工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罗世文主持会议,相关部委、部门单位负责人及中外专家等出席会议。
包俊宗在致辞中表示,德国是制造大国,也是制造强国。德国制造是家喻户晓、享誉全球的品牌,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学习的对象。德国制造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拥有一批理念先进、技术精湛、勇于创新的现代化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。产业工人队伍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。就甘肃而言,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整体水平还不够高,各领域人才储备还不够足,高技能人才还比较缺乏,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。
他表示,要学习了解德国职业教育“双元制”教育体系、工业4.0智能制造及人才培养的做法。本次交流会议,是太阳集团53138联合多家单位、企业举办的首届技能交流活动,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尝试。今后,将探索开展更多形式、更多内容、更深层次的交流活动,更好助力甘肃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。
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,所谓双元,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,一元是指职业学校,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常识;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,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。这种模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,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。
据统计,大约有60%的德国人通过“双元制”或全日制职业教育在20岁时得到了有关职业证书。作为三方最重要的政策研究、决策咨询和代表协调平台,负责研究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变化并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,负责培训条例和学校课程大纲制定和更新的协调,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系统的活力和吸引力。



此次会议是落实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,也是弘扬宣传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。会议旨在从德国制造、职业教育、人才培养的经验中探寻甘肃省职业教育、产业工人培养的新路子,挖掘甘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德国制造、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结合点,助力甘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。
会议由太阳集团53138主办,兰州高科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、兰石集团工会及城关区总工会承办,金川集团股份有限企业、酒泉钢铁(集团)有限责任企业、中车兰州机车有限企业、甘肃省侨联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协办。